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正常人尿中红细胞仅为0~2个/高倍视野,血尿是指尿液中红细胞数超过正常,分为镜下血尿和肉眼血尿。
镜下血尿仅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高倍镜下红细胞3个/高倍视野,或尿沉渣红细胞计数8x/L(个/ml)即为镜下血尿。
肉眼即能见尿呈“洗肉水”色或血样,称为“肉眼血尿”。一般当尿红细胞2.5x/L(ml尿中含0.5ml血液),即可出现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颜色与尿液的酸碱度有关,中性或弱碱性尿颜色鲜红或呈洗肉水样,酸性尿呈浓茶样或烟灰水样。
目前常用尿液分析仪(试纸法)检测血尿,但当尿中存在还原物质,可呈假阴性。尿中存在游离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过氧化物酶等物质时可呈假阳性。健康儿童尿液分析可有潜血阳性,且尿潜血与镜检往往不平行,尿潜血仅为筛查试验,确诊血尿应以尿沉渣显微镜检査为准。病因
引起血尿的原因很多,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肾小球基膜完整性受损或通透性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内压增高、尿道黏膜的损伤、全身凝血机制障碍等均可导致血尿。
如肾脏疾病,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感染,畸形,肿瘤,肾血管病变以及肾损伤等。
如尿路疾病,包括感染,结石及肿瘤等。
如全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等。临床表现1.首先是尿颜色的改变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颜色的改变,除镜下血尿颜色正常外,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多少而呈不同颜色。尿呈淡红色像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含血量超过1mL。出血严重时尿可呈血液状。肾脏出血时,尿与血混合均匀,尿呈暗红色;膀胱或前列腺出血尿色鲜红,有时有血凝块。2.分段尿异常将全程尿分段观察颜色,如尿三杯试验,用三个清洁玻璃杯分别留起始段,中段和终末段尿观察,如起始段血尿提示病变在尿道;终末段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颈部,三角区或后尿道的前列腺和精囊腺;三段尿均呈红色即全程血尿,提示血尿来自肾脏或输尿管。3.肾性或肾后性血尿镜下血尿颜色正常,但显微镜检查可确定血尿,并可判断是肾性或肾后性血尿。镜下红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为肾小球性血尿,见于肾小球肾炎。4.症状性血尿血尿的同时患者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而以泌尿系统症状为主。如伴有肾区钝痛或绞痛提示病变在肾脏。膀胱和尿道病变则常有尿频尿急和排尿困难。5.无症状性血尿部分患者血尿既无泌尿道症状也无全身症状,见于某些疾病的早期,如肾结核,肾癌或膀胱癌早期。6.伴随症状①血尿伴肾绞痛是肾或输尿管结石的特征②血尿伴尿流中断见于膀胱和尿道结石③血尿伴尿流细和排尿困难见于前列腺炎、前列腺癌④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见于膀胱炎和尿道炎,同时伴有腰痛,高热畏寒常为肾盂肾炎⑤血尿伴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见于肾小球肾炎⑥血尿伴肾肿块,单侧可见于肿瘤,肾积水和肾囊肿;双侧肿大见于先天性多囊肾,触及移动性肾脏见于肾下垂或游走肾⑦血尿伴有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见于血液病和某些感染性疾病⑧血尿合并乳糜尿见于丝虫病,慢性肾盂肾炎。鉴别血尿
红色的尿不一定是血尿,需要仔细辨别。例如尿液呈暗红色或酱油色,不混浊、无沉淀,镜检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见于血红蛋白尿;棕红色或葡萄酒色,不混浊,镜检无红细胞见于卟啉尿;服用某些药物如大黄、利福平,或进食某些红色蔬菜也可排红色尿,但镜检无红细胞。治疗
血尿患者须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剧烈的活动。大量饮水加快药物和结石排泄。肾炎已发生水肿者应少饮水。
应用止血药物,还可合用维生素C。慎用导致血尿的药物,尤其是有肾脏病的患者。
血尿由泌尿系感染引起,可口服和注射抗生素和尿路清洁剂。
血尿病因复杂,有的病情很严重,医院检查确诊,早期治疗。积极治疗泌尿系统的炎症、结石等疾病。
在平时生活中,不能经常使膀胱高度充盈。感觉到尿意,即排尿,以减少尿液在膀胱存留时间过长。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发现血尿,及早检查、确诊、及时治疗;一时难以确诊时需定期复查。
注:本文转自泌外杜博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泌外杜博士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中科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ys/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