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常灸十大保健穴,治未病,强身健体

  从最简单安全的艾灸入手,学习人体的十大保健穴。在疾病未发生的时候,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健康!

  1

  何为艾灸

  艾灸在古代叫灸焫,它运用艾绒,燃烧以后把它放在体表的穴位上或者是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温热刺激来激活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称为艾灸疗法,也成为灸疗法。这种疗法起源于我国原始时代,人类对火的发明和应用之后产生了灸法。

  2

  何为保健灸

     保健灸即以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而达到强身保健为目的的灸法。它所用的工具还是艾,但是作用的部位不一样,必须是放在保健穴上、强壮穴上才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若将艾置于十个手指的尖端(井穴),起到的作用为急救,而非保健。若选择在足三里上、肚脐眼上、膻中、血海、膈俞上艾灸,便可以提高你的免疫力。所以保健灸必须要讲究穴位,一定要放在保健穴上,通过点燃、温热、刺激、激发精气来达到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

  3

  灸法的作用

  古人云: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而用现代的语言表达,则总结为四点:

  ▼

  温通经脉,行气活血。

  气血运行具有得温则行,遇寒则凝的特点。灸法其性温热,给人一种温热的刺激,可以温通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适应于女性的寒症、瘀症、痰症、湿症,适应疾病为宫寒、血瘀(比如说月经中有瘀块、有痛经)、痰瘀和湿毒。很多女性,在初期只是气血不通,到了中期瘀阻了,再往下走就到了痰瘀、湿毒,最后往往演变成癌症,因为癌症的演变过程也是从炎症开始的,开始的炎症不去注意加以治疗,慢慢地它便经历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

  培补元气,预防疾病。

  艾为辛温阳热之药,以火助之,两阳相得,可补阳壮阳,使真元充足,人体健壮。真元充足指什么?就是免疫力提高了,西医讲就是丙种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等往上走。曾经也在小白鼠上做了实验,灸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这些物质在往上走。但这并非一时半刻的艾灸就能达到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量、一定的时间才会产生作用,灸那么几天是没用的。因此,艾灸适应久病体虚,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起到一个预防保健的作用。

  ▼

  健脾益胃,培补后天。

  灸法特别是对脾胃有着明显的强壮作用,主要在足三里、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适应于女性:后天不足、脾胃虚弱、气血亏虚等疾病。

  ▼

  升举阳气,密固肤表。

  “升举阳气”。阳气就是往上走,可以治疗我们的内脏下垂。比如患有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顽固性泄泻等的病人其实都是阳气不足,因为这些脏器在体内都是悬空的,靠着阳气将其托起。常灸头顶的百会穴,则相当于吃中药的升麻,升气。现代的女性还时常觉得手脚冰凉,这也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密固肤表”。密固肤表即补胃养肺,使我们的皮肤表面的毛孔致密、收紧,可以达到抵抗外邪的作用。肺有两大功能:一是主皮毛,二是主咽喉,为什么常讲感冒属于肺的毛病?因为感冒病无外乎是细菌病毒从两个渠道去侵犯人体,一是从咽喉侵犯人体,一是从皮毛侵犯人体。如果抵抗力下降,肺气不足,细菌病毒容易从咽喉进去,我们就会有咽痛咳嗽。由于肺气不足,皮肤表面的关卡没把紧,细菌病毒也会趁虚而入。所以长期艾灸一些保健穴位可以密固肤表,邪气无缝可入,抵抗力也强了,因此,艾灸适用于女性的阳气虚弱、四肢冰凉,增强体质,抗御外邪,使我们不容易感冒,强身壮体。

     介绍完艾灸和它的作用,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十大保健穴,平常坚持施灸,对于预防疾病,效果可是杠杠的~那么下面就跟着来学习吧!

  4

  艾灸十大保健穴

  ▼

  ▼

  强壮要穴——足三里

  所处经络:足阳明胃经

  定位: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类似中药:冬虫夏草,气血双补。

  作用:气血双补,强身健体。民间常说“人要安,三里常不干”,若想安宁无病,三里常不干。因此灸得足三里起泡、流水、湿润是一个好现象,但起泡后需要预防感染。艾灸的泡是一种无菌性的泡,一般会自己稀掉,如果不稀掉,则用开水烫过的针,将它戳破,把水排出后,24小时内不洗澡,待其结痂。若稍微红肿,可选择涂消炎药如消炎膏、消炎粉就没事了。

  艾灸保健方法:直接艾条灸,艾灸时应让艾条的温度稍高一点,使局部皮肤发红,艾条缓慢沿足三里穴上下移动,以不烧伤局部皮肤为度。

  ▼

  补气顺气——膻中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两乳头沿线的正中点,在胸骨柄上

  

  类似中药:补气像人参,顺气像枳壳(即橘子皮)

  作用:气之会穴。人身有八会穴(脏、腑、气、血、经、脉、骨、髓),膻中穴为气会,与气有关的疾病,就要用到它。人有气虚和气滞,气虚是不足,则顺时针揉膻中,气滞为不通,则逆时针按揉,即通气,因为顺时针方向揉为补,逆时针方向揉为泄。因此膻中则有补气顺气的功效。独穴起效,一个穴位起效。

  艾灸保健方法:用扶阳罐温灸即可,每次3-5分钟左右。

  ▼

  ▼

  大补元气穴——神阙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肚脐眼

  

  类似中药:红参,主要侧重在抗衰落,扩血管,增加免疫力和抵抗力。

  作用:适用于体虚多病,大补元气。母体中的胎儿是靠胎盘来呼吸的,属先天真息状态。婴儿脱体后,脐带即被切断,先天呼吸中止,后天肺呼吸开始。而脐带、胎盘则紧连在脐中,没有神阙,生命将不复存在。所以神阙妊娠胚胎的发育期就是元气供足的地方,所以它在我们形成之后也是补气的一个要穴。这个穴位也可以治疗妇科病,如白带多、腰痛、妇节炎。

  艾灸保健方法:可用隔盐灸,3-9壮即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

  ▼

  培元固本——关元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脐下三寸,即肚脐眼下去四指。

  

  类似中药:西洋参,偏于滋补、滋阴,阴虚火旺的,滋阴降火,阴虚有热,清肺润胃。

  作用:培元固本,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临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统疾患。现代研究证实,按揉和震颤关元穴,主要是通过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目的。

  艾灸保健方法:温灸——用扶阳罐每天温灸3-5分钟,有强肾壮阳,增加男性性功能的功效,建议长期坚持使用,效果显著。

  ▼

  ▼

  大补阳气穴——大椎穴

  

  所处经络:督脉

  定位: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类似中药:鹿茸,大补壮阳。

  作用:六阳经都与督脉相汇,汇于大椎,总督一身阳气,所以只要大椎通,人体的六阳经都通。妇女的四肢冰凉可灸大椎,大椎通,阳气通,血脉通,四肢冰凉即可得到解散。小儿高烧退烧的首选穴位就是大椎穴。

  艾灸保健方法:可借助艾灸盒进行施救,每次10-20分钟,以自身适应为度可逐渐增加时间。

  ▼

  ▼

  温肾壮阳穴——命门穴

  所处经络:督脉

  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类似中药:附子、杜仲,补肾阳

  作用:具体治疗男性不育症、女性的不孕症,还有就是腰痛,对于肾虚腰痛,此穴位是常用穴。

  艾灸保健方法:温和灸穴位,温度调节至人体适中,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1—2次,即可暖宫备孕。

  ▼

  ▼

  滋阴养血大穴——三阴交

  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

  定位:三阴交这个穴位在内踝关节上三寸,即四横指处。

  

  

  比拟中药:六味地黄丸,调补肝脾肾

  作用:为脾经,肝经,肾经的交汇穴,健脾和胃,调补肝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治痛经,一穴解决问题。

  艾灸保健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7壮,艾条灸5~15分钟,或药物天灸。

  ▼

  ▼

  补肾强筋第一穴——太溪穴

  所处经络:足少阴肾经

  定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作用:男人以精为本,需补肾经,常艾灸太溪,即可补肾强筋,强壮体质。

  艾灸保健方法:艾条灸10-20分钟,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

  ▼

  补血活血——血海穴

  所处经络:足太阴脾经

  定位: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比拟中药:当归,补血活血

  作用:女人以血为本,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常灸此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

  艾灸保健方法:每日可按揉两侧血海3分钟,力量不宜大,以轻柔为主,按揉至酸胀即可,每日可灸10-20分钟。

  ▼

  ▼

  健脾养胃穴——中脘穴

  

  所处经络:任脉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作用:以胃的疾患为先,有疏利中焦气机、补中气、疏理中气之效。

  艾灸保健方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5-30分钟。

  这就是十大补穴。所以什么是保健灸?就是用艾条灸这些穴位的时候,就能够产生对人体的防病养病的目的。健康贵在坚持,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穴位,坚持进行艾灸保健!但如果是要治病,则需要正确辩证,合理选穴,合理选择灸法,选择合适时长哟!

想养生的朋友可以加我







































北京哪家医院看皮肤病白癜风最好
白癜风初期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nglul.com/sxcys/18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