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许多中药都是药食同源的。所谓药食同源,一是指许多食物和药物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二是指中药与食物之间是“同源”的关系,它们都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以及矿物。就像《黄帝内经太素》中所述:“空腹食之为食物,患者食之为药物"。
葛根,就是这样一味药物。
葛根,选自野葛的干燥根,味甘、辛,性凉,归肺、胃经,有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之效。
解表退热
葛根有很好的退热效果。而这里我们不说疏散退热,只是笼统地称为解表退热,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不管是对于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葛根都有解表退热的效果,它在临床上并不专治于风热表证,同时也用于风寒表证。
另外葛根作为一个解表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能够治疗项强,这里说的项强就是项部不灵活,不能自由的转动。出现项强的原因,传统认为是风寒凝滞,筋脉不舒,是颈部筋脉失去津液濡养出现的症状;但是在现在的药理学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这是颈部浅表的毛细血管处于一种痉挛状态。而葛根能解表,可以通过升阳气、生津液濡润颈部的筋脉,也有通利血脉的作用,因此可以解除项强。项强在风寒感冒中经常出现,而在风热感冒中比较罕见,所以在张仲景处方之中,葛根常常被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而有项强这种症状的患者。通常来说,如果是外感风寒表实证,就在麻黄汤中加葛根;如果是外感风寒表虚证,那么就在桂枝汤中加葛根。
生津止渴
生津,本身指的是对口渴起一种治疗的作用,而口渴就是指胃的津液不足,不能上承,不能润养口腔。从中医学角度讲,出现口渴的症状,一个是因为热邪伤津,津液不足,需要清热生津;另外一个是因为阴虚,津液本身就是阴的一部分,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养阴生津了,在这些情况当中葛根都能被使用。最常见的情况是用于治疗热邪导致的伤津,因为葛根本身就偏于凉性,也有一点清阳明胃热的作用,能够清热生津。
升阳止泻
升阳就是升举阳气,这里的阳气就是指脾的清阳之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当脾气虚弱到一定程度时,会有脾气下陷,也就是患者有下坠感,有的甚至出现胃、肾下垂,肛门、子宫脱垂。虽然葛根也能升阳,但主要用于治疗脾虚清阳不升而产生的久泻不止的症状。葛根本身没有补脾的作用,一般脏器下垂多用柴胡和升麻。
葛布制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而“葛巾”也曾是儒生的代表。葛根和葛花均可用于解酒,《名医别录》中有“消酒,同小豆花干末酒服、饮酒不醉也”的记载,民谚也有“千杯不醉葛藤花”一说。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将葛根或者葛花同白粥一起煮,既可以解酒又可以暖胃。
葛根虽好,却不是对所有人适用。葛根粉是凉性食物,体寒、湿气重的人吃了后会加剧体内寒气的聚积,容易引发身体不适。除此外,由于葛根粉中含有的葛根素成分会疏通血液管道、降低人体血压,所以低血压患者不适合吃葛根粉。而葛根素在降低人体血压的同时还会降低血糖,因此低血糖患者也不宜食用葛根粉。
看完小郎中的讲解,大家有没有将葛根的功效记下来呢?我们下期再见。
图文来源:新媒体中心、网络
编辑:段宇琦、周一凡
审核:杨治
主编:袁俊
指导老师:刘栖桐
文章已于修改告别白癜风舍我其谁北京中科白淀风医院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