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学第十章
脏腑辨证(三)
1
问:脾[胃]气虚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腹胀纳呆,食后胀甚,大便溏薄,胃脘隐痛喜按,呕恶嗳气,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萎黄或淡白,或消瘦,或浮肿,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要点:腹胀、胃脘隐痛、纳呆、便溏与气虚证并见。
2
问:脾虚气陷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除脾气虚证表现外,尚见眩晕耳鸣,脘腹坠胀,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泻久痢,或小便混浊如米泔,或脱肛、子宫下垂、胃肾下垂。眼睑下垂,舌淡苔白,脉缓或弱。
辨证要点:脘腹坠胀、久泻久痢、内脏下垂与脾气虚证并见。
3
问:脾[胃]阳虚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脘腹冷痛绵绵,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口淡不渴,纳呆腹胀,形寒肢冷,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小便短少,或浮肿,或带下清稀色白量多,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辨证要点:脘腹冷痛绵绵、喜暖喜按与脾[胃]气虚证并见。
4
问:脾不统血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便血,吐血,尿血,肌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面白无华或萎黄,食少便溏,食后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要点:慢性出血与脾气虚证并见。
5
问: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痛,泛恶欲吐,口淡不渴,纳呆便溏,头身困重,或身目发黄,晦暗如烟熏色,或浮肿,小便短少,或妇女白带量多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或沉细。
辨证要点:脘腹胀痛、呕恶便溏与寒湿内停证并见。
6
问:湿热蕴脾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脘腹痞闷胀满,呕恶,纳呆厌食,肢体困重,小便短黄,大便溏泻不爽,或两目发黄,鲜明如橘皮色,口苦,皮肤瘙痒,或身热不扬,或热势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辨证要点:脘腹痞胀、口苦厌食与湿热内蕴证并见。
7
问:寒湿困脾证湿热蕴脾证的鉴别?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a.寒湿困脾证→脾+寒湿[可发为阴黄]。
b.湿热蕴脾证→脾+湿热[可发为阳黄]。
8
问: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胃脘隐隐灼痛,嘈杂不舒,饥不欲食,口燥咽干,干呕呃逆,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辨证要点: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与阴虚证并见。
9
问:胃火炽盛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口臭,渴喜冷饮,吞酸嘈杂,便秘尿黄,或食入即吐,消谷善饥,或牙龈肿痛溃烂,齿衄,舌红苔黄,脉滑数。
辨证要点:胃脘灼痛拒按、牙龈肿痛溃烂与实热证并见。
10
问:食滞胃脘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酸腐食物,吐后觉舒,纳呆厌食;或肠鸣矢气,便溏不爽或便秘,舌苔厚腻,脉滑。
辨证要点: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厌食。
11
问:肝病与胆病的常见症状是什么?
上拉查看答案
↓↓↓
↓↓↓
答:
*肝病常见:胸胁少腹胀痛窜痛,烦躁易怒,头晕胀痛,肢体震颤,手足抽搐,以及目疾,月经不调,睾丸胀痛等。
*胆病常见:口苦发黄、惊悸失眠等症。
·END·
客服与社群
推荐阅读
编辑
一画
排版
一画
来源
青竹医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yk
qingzhuzhongyi.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