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脾虚
pixu
◆◆◆◆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咨询过我的朋友,有的我也给你们讲过,脾对于祛湿的关键性
有的朋友不理解,感觉自己不脾虚,
大家可以先自测一下脾虚的症状。
自测后是否有中招呢?
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我特意查阅了很多古书。下面附有权威分析。
可以说是全网最全的引经据典的解释了
01
嘴唇干裂无血色
“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健旺,气血充足则口唇红润光泽;脾失健运,则气血衰少,口唇淡白不泽——《灵柩·五阅五使》
02
口味异常,流口水口味乏淡,口腻,口甜等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脾的经脉连舌本,散舌下”,舌是管控味觉的,所以食欲和口味都可以反映脾的运化是否正常——《灵柩·脉度》
03
食欲不振,不思进取
思虑伤脾,没心情吃饭,就是典型的脾虚伤食欲的表现。“思虑太过,导致脾胃之气结滞,脾气不能升清,胃气不能降浊”,因而出现不思饮食,食欲不振——《素问·经脉别论》
04
口干舌燥,大便干燥,不成型大便糖稀。
脾的运化失调导致的,脾是运化水湿的,水湿运化失调。弱脾健运,则能使“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经脉别论》
05
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精神疲惫
”脾是生化气血之源,若脾气虚,则气血生化不足,上不得精微之滋养而见头目眩晕,精神疲惫”——《素问·厥论》
06
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肾下垂
”脾气生举内脏,脾气虚,无力升举脏腑,反而下陷”——《临症指南医案·脾胃论》
07
便血,尿血,崩漏肌衄等
“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主统血,气足则能摄血。脾气虚而固摄作用减退,导致出血——《金匮要略编著·下血》
丝音
那到底该怎么健脾呢?湿气也很重呢?
可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