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肾下垂检查
肾下垂症状
肾下垂特点
肾下垂饮食
肾下垂图片
肾下垂鉴别

肾脏的解剖与生理功能第三讲

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血液净化技术的技术(第二讲)1

肾的外形与内部结构

肾(kidney)左、右各1个,呈红褐色,每个肾重-g,是尿液产生的器官。

1.1

肾的外形

肾分为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与外侧。上端与肾上腺相接,内侧缘的中央部凹陷,称肾门(renalhilum),是肾血管、肾盂、淋巴管和神经出入之处。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成束,称为肾蒂(renalpedicle),肾蒂内的主要结构由前到后依次为肾陷脉、肾动脉和肾盂(renalpelvis)。肾门以内的空隙称肾襄(renalsinus),窦内有肾盂其分出的肾大盏(majorrenalcalices)和肾小盏(minorrenalcalices),肾血管的分支及神经、淋巴管和脂肪组织。

1.2

肾的内部结构

在肾的额状切面上,肾实质可分为表层的肾皮质和深层的肾髓质。

肾皮质血管丰富,色红,主要由肾小体组成,是肾的泌尿部。皮质深入髓质的部分称肾柱(renalcolumn)。肾髓质由集合管和乳头管组成,色较浅,是肾的排泄部。髓质由15~20个圆锥形的肾锥体(renalpyramids))构成,其尖端圆钝,朝向肾窦,称肾乳头(renalpaill)。有时2~3个锥体合成1个肾乳头,每个肾有7~12个肾乳头。肾乳头尖端有乳头管的开头,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肾小盞是包绕肾乳头呈漏斗状的膜性短管。2~3个肾小盏合成1个肾大盏,每个肾有2~3个肾大盏,所有肾大盏合并成1个扁平漏斗状的肾盂,出肾门后变窄移行为输尿管。

2

肾的被膜和固定因素

肾的外面,由内向外依次有纤维膜、脂肪囊和肾筋膜3层被膜。

2.1

纤维膜

即肾包膜,为薄而致密的结缔组织膜,贴于肾的表面。正常情况下,纤维膜与肾实质连接疏松,易于剥离,肾结核和有炎性粘连时,则不易剥离。

2.2

脂肪囊

位于纤维膜与肾筋膜之间的脂肪组织,包被肾和肾上腺,称肾脂肪囊,起保护和支持作用,临床上又称肾床。做肾囊封闭时,即将药液注入此囊内。

2.3

肾筋膜

为致密的结缔组织膜,分前、后2层,包裹肾、肾上腺和脂肪囊。在肾上腺上方和肾外侧,前、后2层互相融合;在肾的下方,前、后2层分离,其间有输尿管通过,病理状况下,炎症或脓液可沿此向下蔓延。

肾的3层被膜、肾血管、肾周围脏器、腹膜及腹内压等因素对维持肾的正常位置有重要作用,影响到上述固定因素的病理情况,可导致肾下垂(游走肾)。

3

肾的血液循环特点

3.1

血流量大

正常成年人2个肾重量约为30g,仅占体重的0.5%,但安静时2个肾血流量约为0ml/min,相当于心输出量的20%-25%。血浆约占全血容量的55%,故肾血浆流量为ml/min。流经肾皮质的血量约为肾血流量的94%。肾髓质的血管阻力大、流速慢,流经髓质的血量少。肾的血流量大,有利于完成其生成尿液的功能。

3.2

两套毛细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肾内存在两套毛细血管网,即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和肾小管周围毛血管网。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介于人球和出球小动脉之间。在皮质肾单位,因入球小动脉粗而短,血流阻力小,流入血量大;出球小动脉细而长,血流阻力大,故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高,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周围毛血管网由出球小动脉的分支形成,在血流经过入球和出球小动脉之后,因阻力消耗,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压降低,有利于肾小管对小管液中物质的重吸收。

3.3

肾血流量的调节

肾血流量是尿液生成的前提。肾血流量的调节包括肾血液的自身调节、神经和体液调节。

3.3.1.自身调节是指肾血流量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而在一定的血压变动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的现象。在离体肾实验中观察到,当肾动脉灌流压由20mmHg(2.7kPa)升高到80mmHg(10.7kPa)的过程中,肾血流量随灌流压的升高而增加;当灌流压在80-mmHg(10.7-24.0kPa)变化时,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进一步升高灌流压,肾血流量又随之增加。该实验说明,当肾动脉血压在80-mmHg(10.7-24.0kPa)变化时,肾血压能维持稳定,这对于肾排泄功能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3.3.2.神经和体液调节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使肾血流量与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相配合。支配肾血管的神经主要是交感神经,肾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时,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调节肾血流量的体液因素较多,主要有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和血管紧张素等,可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而血管内皮细胞可释放一氧化氮和前列腺素使肾血管舒张。

4

肾的生理功能

4.1

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新陈代谢,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些人体不需要甚至是有害的废物,其中一小部分由胃肠道排泄外,绝大部分由肾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此外,肾脏还能把进人体内的一些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如果肾脏病变,对人体有害物质的排泄受到影响,废物在体内积聚,就会引起各种病症。我们把肾脏的这种保留营养物质,排出毒素的作用形象地称作“血筛子”。

4.2

通过尿的生成,维持水的平衡

这是肾的主要功能,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由于压力关系,就滤出一种和血浆一伴但不含蛋白质的液体,叫原尿。原尿通过肾小管时又将其中绝大部分水、全部的糖相一部分盐重新吸收,送回血液,大部分氮不再吸回。剩下的含有残余物质的浓缩液体就是尿,约占原尿的1%。正常人一日尿量为--ml,一般呈淡黄色,比重在1.-1.。比重过高、过低或固定不变,尿量过多过少均有肾功能不全的可能。

4.3

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肾对体内的各种离子(电解质)具有调节作用。如钠离子(Na+)的调节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对钾离子(K+)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照排,对氯离子是伴随Na+的吸收排泄,H+、氨(NH)的分泌过程来完成。另外肾还调节磷(P)、钙(Ca2+)、镁(Mg+)等离子的平衡。这些电解质平衡对体液的渗透压稳定很重要。肾脏对体内酸碱平衡也起调节作用,肾能把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通过尿液排出体外,并能控制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的比例,当任何种物质在血液中增多时,肾就会把增多的部分排出去。同时肾还能制造氨和马尿酸,以保持和调节酸碱平衡。很多肾病患者出现酸中毒,就是因为肾失去了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的功能而造成的。

4.4

调节血压

由肾分泌的肾素可使血压升高,当限制钠摄人或钠缺乏时,血浆容量减少和肾脏血液灌注压力降低时,以及直立体位时,肾素从细胞中分泌出来,即具有活性,可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脱肽而成为血管紧张素I,再经转化酶的作用而成为血管紧张素II,通过血管紧张素I和醛固酮的作用,使血压升高。同时肾脏分泌的前列腺素又具有使血压下降的功能,前列腺素主要是通过增加肾皮质血流量,促进利尿排钠,减少外周血管的阻力,扩张血管而达到降血压的作用。

4.5

促进红细胞生成

肾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作用于骨髓造血系统,促进原始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促进骨髓对铁的摄取利用,加速血红蛋白、红细胞生成,促进骨髓网织红细胞释放到血中。贫血的程度与肾衰竭程度成正比,其血、尿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均降低,而用外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纠正肾性贫血。

4.6

促进维生素D的活化

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肾脏转变为1,25-二羟维生素D3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肾的皮质细胞含有1位羟化酶,维生素D先在肝25位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最后在肾1位羟化酶作用下,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即活化的维生素D3。它能促进胃肠道钙磷吸收;可促使骨钙转移、促进骨骼生长及软骨钙化;促进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排出减少;可抑制甲状旁腺素(PTH)的分泌。

肾脏可是我们人体内脏器官中很娇气的器官哦。

第三讲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哇。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救护-

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xiachuia.com/sxcys/45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