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8种体质分类,且互相穿插,互相间接,不是泾渭分明,故一个人有几种体质混合的现象。而不同体质对我们的身体治疗和养生方法是不同,不同体质对食物的反应也不同。先将8种体质的表现和养生方法介绍给大家。
1、平和体质
主要表现:形体比较匀称,体重适中,饮食规律,情绪平稳、代谢正常,出汗比别人多些,皮肤光泽洁净,舌淡红,苔薄。神态情绪稳定,性格平和,思维不偏激。
形成原因:遗传、经受打击对人生事事看开者
调节:不伤不扰,顺其自然,不要乱进补
2、阳虚体质
主要表现:没有火力,畏寒怕冷,夜尿多且清(除神经质、敏感的人,冬天多者)腹泻,性冷淡,脚跟腰腿疼痛、容易下肢肿胀,白带偏多,清稀透明,每当受寒遇冷或者疲劳时白带就增多。头发稀疏、黑眼圈、口唇发暗。舌体胖大娇嫩,脉象沉细。上热下寒,牙痛、口臭、面红油腻、痤疮、烦躁失眠,下寒是真,上热是假。(此者不一定要吃清热解毒败火的药物。)神态比较沉静,情绪会消沉,易有抑郁的倾向。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用抗生素、激素类、利尿剂、清热解毒中药等,或有病没病预防性地喝凉茶,或者喜欢冰冻寒凉的饮食,或者纵欲、性生活过度等;老年阳气逐渐虚衰;工作环境有关
易患:肥胖、痹证(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等)、骨质疏松、容易水肿、痛经、月经不调、月经延后、闭经、难孕、性冷淡、阳痿、早泄、滑精。囊肿痤疮,低血压、耳鸣、色斑、慢性结肠炎、痹证(类似于冠心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腹痛(慢性胃肠炎)、关节痛、头痛等。
调节:不伤不损阳气
起居方面:保持安静,避免消沉;多见阳光,多运动,少熬夜;听轻快、活泼、兴奋的音乐。注意保暖,要特别注意保护后背和前腹部,要注意不能多吃寒凉冰冻的食物,尽量少用抗生素、清热解毒的中药,以保护阳气。夏季不可开空调,秋冬不要受寒;夏勿贪凉,冬宜温补
经络养生:针灸神阙、气海、关元、中极(在三伏天或者三九天艾灸)
疏通任脉、督脉、膀胱经,做小周天四法
艾灸百会、命门。百会主要用于阳虚体质的头痛眩晕,命门主要用于腰腿疼痛、性功能下降、夜尿多。
治疗痛经、尿频、脚肿方法:备生姜一片,大小厚薄如一元硬币,少许盐和清艾绒(注意:要柔和纯净如棉,不可有杂质,否则烟大又易烫伤)。用盐把肚脐填满,上放生姜片(布满针孔)。将做好的圆锥形艾炷轻轻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慢慢燃烧,烧完一炷再放一炷,一直到肚脐里的盐又黄又湿,同时配合热水泡脚(泡至膝关节下)直至皮肤发红。
3、气虚体质
主要表现:脾胃两虚,面黄,唇淡,舌有齿痕,肌肉松,冬天怕冷夏天怕热,语声低怯,气息轻浅,便秘,大便不成型,四肢无力,头晕,血压低,体形发胖,脸有大且淡的色斑,怕环境和季节的变化。神态易疲劳,多思虑,慵懒,懈怠。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过度用脑,重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大病未愈,减肥节食
易患:胃下垂、肾下垂、低血压、子宫脱垂、脱肛、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自汗、慢性盆腔炎等
调节:补脾健胃为主
起居方面:注意衣服增减,听振奋性音乐
经络调理:灸脾俞、足三里、气海
敲脾胃二经,做推腹和壁虎爬行
4、痰湿体质
主要表现:体虚胖,不爱喝水,油性皮肤,爱吃口重、咸的食物,小便浑浊、起泡沫,舌苔厚且胖大,大便发粘,爱出汗(或不出汗,即使运动也不出汗),头晕发困,胸闷气慌。神态脚步和行动沉重,反应慢。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熬夜形成,口味偏咸,年轻时吃多了冰冻寒凉食物
易患:高血脂症,高血压,中风,脂肪肝,痛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月经不调(闭经),慢性咽喉炎,抑郁症等
调节:健脾
经络调理:在体重上升,汗不出,湿度大,受寒时,灸胃俞、脾俞、足三里、阴陵泉、水分、神阙
5、湿热体质
主要表现:面垢发黄暗油腻,面生痤疮,口红苔黄,口臭牙黑,口干唇红牙黄,体味大,大便粘质燥结,小便黄赤,眼屎多眼浊,汗味大,白带多且黄,下体味大,阴部瘙痒,酸困感。神态易燥易怒。
形成原因:熬夜、吸烟、喝酒;滋补不当;长期情绪压抑;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在湿热环境下生活
易患:痤疮、带下病、泌尿病、皮肤病、癣病、肝胆病、筋骨疲劳、脂溢性皮炎、膀胱炎、肾盂肾炎、黄疸等
调节:清热利湿,肝胆疏达,保障二便畅通
经络调理:刮痧、拔罐
疏通肝、胆、三焦经推腹去浊
6、阴虚体质
主要表现:体瘦,干燥,易上火,体内少水,内热,胃口好,胃火旺,手脚热,五心烦热,精力旺盛,大便干结(羊矢状),便秘,小便少而黄,眼干,关节干涩无力,口红且干,舌红苔少,皮肤干,耐冬不耐夏,肌肉紧,睡眠少,脖子长,体形如豆芽,神态情绪躁动
形成原因:遗传;长期情绪压抑,爱吃辛辣食物
易患:肺痨、结核病、失眠不寐、心脏病、血脂高、高血压、糖尿病、长斑不下、月经不调(月经提前)、闭经等
调节:滋润养阴、镇静安神
经络调理:疏通肺经、肾经,做腹式呼吸
7、瘀血体质:
主要表现:血液循环不畅,微循环不好,生斑,易脱发,脸色口唇发暗,生暗疮,暗疮不消,皮肤干燥且骚痒,眼有红丝且浊,舌有色斑,便秘。神态表情不活,易健忘,心烦。
形成原因:遗传;心情情绪不调;其他体质转化
易患:子宫肌瘤、经前综合症,乳腺增生(刺痛)、痛经、闭经、偏头疼(刺痛)、抑郁症、肋间神经痛(刺痛)、易生肿瘤等
调节:舒肝理气
经络调理:针灸曲池、合谷、血海、三阴交、太冲、膈俞、肝俞
疏通肝经、胆经、三焦经推腹
8、气郁体质:
主要表现:体瘦,脸青黄无光,常叹气,郁闷,咽喉有异物(梅核气),失眠,大便干,经前有乳房胀痛、小腹胀痛;性格多数内向,内心敏感,不爱说话,内心计较
形成原因:遗传;与幼时受过大打击有关
易患:抑郁症、肋间神经痛(胀痛)、易生肿瘤、经前综合症、乳腺增生(胀痛)、痛经、月经不调(周期乱)慢性咽喉炎、甲亢、消化道溃疡、胃溃疡、偏头疼(胀痛)、大便泻利不爽(与情绪有关)
调节:舒肝理气、滋补肝血
经络调理:按摩中脘、气海、内关、膻中
睡前及春季时,双手搓热后用手搓两侧胸胁
疏通肝经、胆经、三焦经推腹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