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肾
中医对脾胃是非常重视的,而现代人有脾胃问题的人有很多。人体所需要的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都依赖于脾胃运化所生的水谷精微,而脾与肾的关系又极为密切。脾“主运化,主统血”,是后天之本。肾藏精,是为先天之本。脾肾之气相互滋生。如果能够在日常就保护好脾肾,一半的病我们都“躲得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粥用黄芪为水,黄芪归肺、脾两经,《本草纲目》称黄芪为“补气之长”,能补气固表,脾胃虚弱的名方“补中益气汤中”就有黄芪。加入的莲子归脾、肾、心经,能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枸杞子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像虚劳精亏,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吃枸杞子都很好。粥方中用了大枣,大枣归脾、胃两经,能够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总的说来既给了脾胃动力,又安抚了肾,稳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脏腑。泻湿浊上面介绍的都是粥方“补”的作用,其实它也有“泻”的作用,这个泻可不是坏事儿,而是把身体里的湿浊排出去。用的什么?绿豆、白扁豆、薏苡仁。其实绿豆是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利水、消暑,平时喝完绿豆粥会觉得清爽,容易上厕所,都是因为绿豆的作用。白扁豆是归脾、胃经,健脾化湿,和中;而薏苡仁归脾、胃、肺经,能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也就是说,方子泻的部分,其实把脾胃最讨厌的湿浊都卸掉了。脾胃最烦“湿气”,“因为湿”会遏制脾气的升发,损伤脾阳。让脾胃动力足主要两个方面,升脾气,防止中气下陷,其次是祛除水湿,防止脾虚湿困。我们看到朱老的这碗粥,补泻相辅,也很严谨。最后,有些朋友说,那绿豆、薏苡仁不是不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用吗?朱老在这里用了黄芪、枸杞、大枣来温养脾胃,粥并不会伤害脾阳,还能长期服用。脾胃这个重要的齿轮能转起来,我们身体很多的问题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这碗养生粥的作业我们“会抄了”,但是百草君要提醒大家,养生还需要大家有一个平和的心态,有一颗宽广的心,除了养身还要养性。狂欢福利全场购物送豆油幸运大转盘%中奖爆款产品提前福利购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简单方便有价值你的分享与在看都是百草君传播中医文化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