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人感冒不吃药,几天后就痊愈了?
有些人很容易感冒,且要好久才能恢复?
有些人体检没问题,可总觉得哪哪都不舒服!
有些人总是面色红润,有些人怎么养都是脸色发暗?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呢?
……要知道,这可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你的体质在起作用哦!
体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等方面相对综合又固有的特质。
中医体质九分法: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特禀质。只有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才能将体质调整到最佳状态。
体质辨识:是指以人的体质为认知对象,从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从而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措施。
九种体质要分清调养方式有不同
湿热体质
特征: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性格急躁易怒,不耐暑湿季节。
典型代表:爱长痘的人群
有一首歌叫《辣妹子》,红红火火的气氛中辣妹子的形象很是讨人喜欢。不过这里要讲的是容易生痘痘的体质,即湿热质。
体质特点:
男女老少均可见,青年女性尤多。一般体态偏瘦,肤色偏黑,皮肤容易长痤疮,易患口腔溃疡,常觉得口鼻发热,脾气一般比较急,耐性差。往往睡眠不好,易早醒,小便偏黄,味道重,大便多黏滞不爽,眼睑、口唇色红或暗红,舌质偏红,舌苔黄腻。
调养方式:
湿热体质的人要注意疏肝利胆,清热祛湿。减少熬夜的次数,保证睡眠质量。另外,有空练练气功、瑜伽、太极这些舒展筋骨和身体的运动,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人。同时,注意尽量避免在潮湿、炎热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衣着尽量保持以宽松为好。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主要有清利湿热的作用,如薏苡仁、莲子、苦瓜、赤小豆、绿豆、鲫鱼、冬瓜、丝瓜、卷心菜、莲藕、空心菜、葫芦等。
应少吃的食物:辣椒、大蒜、大葱、韭菜、蜂蜜、酒、牛肉、狗肉、鹿肉等。
气虚体质
特征:气短乏力,肌肉松软,语音低怯,易感冒。
典型代表:杨贵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的《长恨歌》流传千古,讲的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可被无数文人描绘过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其实是典型的气虚体质。
体质特点:
判断是否气虚,首先看体态。气虚体质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实,肌肤很松软,就是常说的“虚胖”。其次,气虚体质的人也不耐寒热,一热就容易出汗,一降温就怕冷怕风。此外,这类人群容易疲乏,易患上感冒及内脏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肾下垂等。
调养方式:
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睡眠,不要过于劳累,最好中午小睡。运动锻炼不宜太剧烈,适宜做一些缓和的有氧运动。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糯米、小米、红枣、龙眼肉、莲子、鸡肉、牛肉、鲫鱼、黄鳝、虾等。
应少吃的食物:薄荷、胡椒、大蒜、紫苏、生萝卜、橙子、茶叶及烟酒等。
痰湿体质
特征:形体肥胖,口黏痰多,不喜潮湿环境。
典型代表:七品芝麻官
中国传统戏曲里有个“七品芝麻官”,他那圆圆的肚子让人印象深刻。官不大,上上下下都要应酬,难免酒肉不断,时间久了,就变得大腹便便。其实,这个形象和中医说的“痰湿体质”很接近。
体质特点:
痰湿体质的人一般体形较胖,腹部肥满而松软,面色淡黄而暗,没光泽。容易困倦,不爱运动,手足易凉,胸闷、痰多。肠胃不适,喝点酒或吃了油腻的东西后易腹泻,大便不成形,有的人关节酸痛。舌体胖大,舌边常有齿印,舌苔厚腻。
调养方式:
加强运动。这类体质的人一般不爱运动,越是不动身体越懒,会形成恶性循环。注意居住环境保持干燥,避免淋雨。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若有异常,及时治疗。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主要具有健脾益气、利水祛湿化痰的作用。如玉米、薏苡仁、海带、冬瓜、紫菜、黑木耳、芦笋、扁豆、赤小豆、鲫鱼等。
应少吃的食物:主要是甜腻酸涩之品,如石榴、柚子、砂糖、甲鱼等。
阴虚体质
特征:五心烦热,形体偏瘦,舌红少津、少苔。
典型代表:王熙凤
《红楼梦》里这样描述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心情跌宕,莫名地焦虑,睡眠也差,这些都是阴虚体质的典型表现。
体质特点:
从形体上看,阴虚体质的人一般偏瘦。脾气一般不太好,易生气,烦心事比一般人多。容易上火,肤色偏红、偏暗,尤其颧骨部分特别红。睡眠差,多梦,每天醒得早。常口渴,五心烦热,即手心、足心、胸口发热。容易盗汗,就是睡着的时候出一身汗。眼睑与口唇比较红,舌头比较瘦小,颜色很红。
调养方式:
阴虚者身体热象比较明显,但不是真的火,而是因为阴虚不能制火,所以要补水,应吃一些养阴、含水分多的食物。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鸭肉、猪肉、猪皮、牛奶、甲鱼、梨、桑椹、银耳、蛤蜊等。
应少吃的食物:主要是温热燥性之品,如狗肉、大蒜、韭菜、胡椒、辣椒。以及各种炒制品,如炒豆子、爆米花等。最好戒烟酒。
阳虚体质
特征: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甚至冰冷,喜热饮,不耐受寒凉。
典型代表:林黛玉
《红楼梦》中写道:“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除此之外,黛玉葬花的形象,也可以说明她是阳虚质。
体质特点:
阳虚体质在人群中很常见,城市人群、知识分子、白领、女性是高发人群。这类人一般怕冷,面色偏白,体型偏瘦弱,容易出汗,不耐体力劳动。面部易长斑,咽部常有不适,肩背部不适,易得胃肠病,一吃凉的或吹冷风就腹泻,大便不成形,腰酸,性欲低下,易痛经,月经周期延长。
调养方式:
避免生冷食物,尤其是冰镇饮料、冰激凌。要避风寒,夏日尤其要注意,少开空调,睡觉时肚子上要盖被子。阳虚体质的人最适宜的中药是桂枝。经典方为桂枝汤,其中有五味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生姜,看似简单,却是中医学最经典的处方之一。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羊肉、胡椒、荔枝、茴香、海虾、桂圆等。
应少吃的食物:主要是生冷、苦寒、黏腻的食物,如梨、西瓜、香蕉、柿子、黄瓜、苦瓜、绿豆、甲鱼、蟹肉、绿茶、冰镇饮料等。
气郁体质
特征:神情抑郁、忧虑,形体瘦弱,性格多疑,不喜阴雨天气。
典型代表: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表达心中的愁苦;“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写出丝丝乡愁。李清照晚年的悲惨遭遇使她很痛苦,郁郁寡欢,悄然辞世。如果从体质上看,她是典型的气郁体质。
体质特点:
气郁体质的人,体型一般偏瘦,神情抑郁,情感脆弱,多愁善感,容易为小事着急,烦躁不安。睡眠一般不好,容易失眠。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常常会有胁肋部或乳房胀痛。如果女性恰处在更年期,容易患上更年期综合征,感觉焦躁、悲伤、盗汗、潮热等。
调养方式:
最重要的是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与乐观的生活态度,凡事向好处想。遇事常与朋友、家人交流,或通过一定方式宣泄,如旅游、读书等。起居上,适合安静舒适的房间,注意劳逸结合,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对于神情抑郁、情绪不佳的人,中医认为是肝气郁结,须疏肝理气。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橙子、韭菜、茴香、白萝卜、薄荷、牛奶、大枣等。
应少吃的食物:石榴、乌梅、柿子、奶酪、咖啡、浓茶等。
血瘀体质
特征:肤色晦暗,身上出现瘀斑或疼痛,易健忘,不耐风邪、寒邪。
典型代表:张飞
《三国演义》中描述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其实,梁山上的黑旋风李逵、三国里的张飞、混世魔王程咬金,三人都是黑汉子,他们的体质大致为血淤质。
体质特点:
体态壮实,肤色偏暗,呈酱色或猪肝色。皮肤上多见静脉曲张,下肢皮肤干燥,有的呈鱼鳞样。腹部肌肉偏紧张,舌质偏暗,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脾气比较急。
调养方式:
淤血体质调理的关键在活血,可吃山楂、桃仁、杏仁、当归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年龄偏大者可服用三七粉。起居不要过于安逸,以免气机郁滞而致血行不畅,保持足够的睡眠,可早睡早起多锻炼。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山楂、红枣、橘子、红葡萄酒、香菜、胡萝卜、黑木耳、藕、玉米、生姜、鸡肉、牛肉等。
应少吃的食物:蚕豆、甘薯、栗子、柿子、花生米、乌梅、苦瓜等。此外,需控制盐的摄入。
特禀体质
特征:禀赋异常或畸形或生理缺陷,有过敏反应,在过敏季节适应能力差,易引发宿病。
典型代表:邓丽君
如今爱过敏的人越来越多,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已成为常见病。21年前,一代歌后邓丽君就是被严重的哮喘夺去了生命。在中医看来,这种体质叫做“特禀体质”。
体质特点:
特禀体质的人一般比较瘦弱,面色白,情绪不稳定,对环境敏感,如对花粉、特定食物、异常气味等过敏。患鼻炎、哮喘、皮疹的几率高,往往有一定遗传倾向。
调养方式:
首先要查明过敏原,搞清楚哪些东西不能碰。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脱敏治疗,让身体逐渐适应。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
可适当多吃的食物:山药,红薯,栗子,红枣,花生,黑芝麻,黑米等。
应少吃的食物:苦瓜、荸荠、海带、紫菜、香椿、虾、蟹、鲤鱼、辣椒、咖啡、生菜等。
平和体质
特征: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脏腑功能正常,少生病。
典型代表:薛宝钗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也就是脸部饱满白皙,大眼睛,不化妆而唇红、眉翠。《红楼梦》中,贾宝玉评价宝钗容貌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可见宝钗颜值颇高,气质出众,可以说是平和体质。
体质特点:
这类人体形匀称健壮,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唇色红润,不容易疲劳,精力充沛,睡眠、食欲良好,大小便正常,平时患病较少,对自然、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调养方式:
平时应当注意饮食有节。不要过饥过饱,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需要劳逸结合。生活应有规律,不要过度劳累。不宜食后即睡,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应当坚持锻炼。根据年龄和性别,参加适度的运动。如年轻人可适当跑步、打球,老年人可适当散步、打太极拳等。
对于平和质的人,饮食基本无特殊禁忌。只是对有偏性的食物,如偏凉或偏热,不长期食用便可。
对冬季“流行”的膏方,平和体质的人可不吃或少吃,以免补过,出现长痘、便秘等“上火”症状。
总体而言,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每种体质都有自身特点,不同的体质决定了人不同的身型、面部、性格,甚至患病的偏嗜。我们要读懂自己的身体,必须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类体质,自己的身体到底需要什么。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如何形成的,了解自己的饮食嗜好,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自己与大自然及社会环境的关系,从而读懂自己的身体,找到真正的健康源头。
了解更多健康养生智慧,欢迎医院官方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