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皆生于气”--《素问-举痛论》。古代中医认为,气是万物的基础,也是人体的物质基础。当人体的“气”出现问题的时候,就会受寒气、病毒等邪气侵袭,影响人的健康,并且“气”还有促进“生血、行血”的功能。气不顺,则可能会引发心血管等疾病问题。所以,养生应先养气。
人体内的“气”出现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气不足;第二类是因为后天疲劳、脏器受损等因素累计,导致精微之气不足。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应在日常的养生中注意补充。
补气三兄弟
中药补气的药物很多,但常用的主要有西洋参、黄芪和党参,被誉为是补气“三兄弟”。虽然都是补气的药,西洋参性寒,味甘微苦,入肺、脾经,具有补气养阴、泻火除烦、养胃生津之功能,适用于气阴虚而有火之症,多用于肺热燥咳、气虚懒言、四肢倦怠、烦躁易怒、热病后伤阴津液亏损等。如中风后遗留症用人参再造丸;补肾壮阳、填精养髓用龟龄集;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或气虚外感病人用人参败毒饮、生脉散等,欲求补而不燥、扶正祛邪、攻补并施,均有以西洋参取代人参的情况,可获良效。
黄芪和党参补气的作用相对平和。黄芪自古以来就是补气的佳品,因为它不但可以补气,还可以升阳,防止中气下陷引起的子宫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崩漏及眩晕乏力,或短气不足以息等。这是人参所不具备的。当然,人参安神生津的作用也是黄芪所不能的。
党参,则兼备了前两者的补气作用,既能补气升阳,又可生津安神,通常和他们合用。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党参补气两者兼备,还要合用呢?这主要是因为党参补气之力相对较弱,调整机体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临床上补气常常要跟人参和黄芪合用。
补气的养生方
西洋参10g、灵芝15g、百合15g、龙眼肉10g、麦冬10g煎水代茶饮,每天2次。
益气养阴,补血安神,改善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黄芪15g、当归15g、党参15g、适量鲜肉(或大骨),生姜5片,加水文火熬煮3-4个小时即可。
补气生血,缓解疲劳,美容靓肤,尤其对产后妇女体型、容颜的恢复效果明显。
党参6g、红枣3粒、莲子3粒,加开水冲泡,每日2-3次;
补肾健胃,助消化,常用可治疗长期暴饮暴食后导致的食欲不佳,胃动力不足,特别适合春节期间服用哦!
★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