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典范文言精解丛书(全七册)免费下载
中华民国名医著做菁华丛书(全21册)免费下载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版)高清PDF免费下载
《宇宙知名老中医临床阅历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菁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中华国学书系丛书-中医如斯神秘(全10卷)PDF免费下载
导读:这日研习一个医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锋胃经”药剂。
苍玉潜龙汤出自于清代费伯雄所著的《医醇賸义》,为医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锋胃经”而至齿衄而设。
药物构成:生地、龟板、生石膏、龙齿、石斛,花粉、丹皮、羚羊角、沙参、白芍、藕节、茅根。
费伯雄原书谓“凡吐血、衄血、牙龈齿缝出血,皆散在经络之血,涌而上决者也。……其牙不宣而出血者,乃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锋胃经而至”。
本方用生地、石斛、天花粉、沙参以养阴生津,并以龟板、白芍滋润阴血;合营生石膏、龙齿清泻阳明胃热,潜降龙雷之火,滋下清上,相收获彰;
同时髦以丹皮、羚羊角、藕节、茅根凉血清热止血以助药力,而且丹皮、藕节尚具活血化瘀之影响,可以使血止而不留瘀。
全方实用,共奏滋阴清热、引血下行、降气止血之功,主治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冲锋胃经,血热上涌而至的齿龈出血,并兼会见红目赤、烦躁担心者。
余在临证以此方为主医治上部出血(如齿衄、鼻衄)及急性更生妨碍性血虚属阴虚火旺、虚火上炎、迫血妄行者,屡获良效。
1
验案举例
例一
年曾治赵某,女,53岁。
屡屡发生鼻衄月余,不能俯首,俯首则鼻流出鲜血,色鲜红量多,屡屡约40~50ml,病院医治不效而来诊。
鼻衄状况同上述,伴随头晕、足麻、大便干结,舌尖边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
中医诊断:鼻衄。证系龙雷之火上扰而至,治以滋阴、潜镇龙雷之火。
方以苍玉潜龙汤加减:白芍40g,生地40g,丹皮15g,沙参20g,生石膏30g,石斛15g,知母10g,茅根50g,藕节50g,黄柏10g,牛膝10g。
患者服上药3剂后鼻衄止,俯首不妨,头晕,足麻亦裁减。
继服上方3剂,诸症皆除,又以上方3剂稳固医治而病痊可。
例二
藏某,女,10岁,初诊日期:年9月19日。
患儿自2岁屡屡发生鼻衄,严峻时因出血多,血红卵白降至50g/L,屡次全麻下行鼻粘膜血管封锁,但功效仍欠安。病院诊断为“血小板无力症”。
方今鼻镜反省示鼻粘膜干,粘膜血管凸出外露显然,血块紧缩不良,血小板计数平常。有乙肝病史。
来诊时约每二三天鼻衄1次,屡屡红色鲜红,量较多,病院充塞止血方止。
诊查时患儿心烦混乱、鼻出热气,兄弟心热,大便干结,两日一行。左边鼻腔充填棉球。舌质微暗而红,苔薄白,脉弦细。
中医诊断:鼻衄。证系阴虚,虚火上炎,兼有阳明经实热。治以育阴泻热,兼清阳明经实热。
方以苍玉潜龙汤加减:白芍16g,生地20g,丹皮10g,龟板(先煎)15g,龙齿(先煎)25g,沙参15g,生石膏(先煎)30g,知母10g,茅根30g,藕节20,羚羊角粉(分冲)0.5g、牛膝10g,大黄3g。
患儿服上药7剂,一周内鼻衄只发2次,血量显然裁减,可自止,同时鼻出热气及兄弟心热亦裁减,大便仍偏干,仍以上方改龟板18g,继服14天。
2周只鼻衄1次,血量很少,鼻出热气及兄弟心热缓和,大便仍干。上方改大黄6g,并加玄参26g继服,今后大便通达,鼻衄未做。
例三
郭某,女,46岁。初诊日期:年7月5日。
患者昨日上昼11时突感心中发酸,继则自口鼻中流出洪量鲜血,量约ml左右,自以冰水淋头后出血得止,但午时及午后微弱运动又呈现鼻出血,仍量多,以冰水镇头部及服三七粉后血止。
今晨来诊:头痛头胀而木,心中发空而酸,心烦,大便干。舌质稍紫,无苔,脉沉弦滑。
余先以犀角地黄汤加味医治,3剂。
患者服药后2天共鼻衄5次,量略裁减,仍头晕,两侧太阳穴跳痛,胸闷不畅,心下空,心慌食少,思冷饮,便干两日未行,溲黄,舌同前,脉细滑。
剖析前哨未效之因,系热势下行无路,相火恣虐,迫血妄行,及至衄势未解。
改以苍玉潜龙汤,加清肝通腑泻热之品:白芍30g,丹皮15g,生地30g,龟板30g,龙齿30g,沙参15g,石斛20g,花粉15g,羚羊角粉(分冲)3g,龙胆草10g,大黄炭10g,鲜茅根50g,藕节50g。
后二药先煎汤代水煮药。
服上药2剂后未再衄血,头晕及太阳穴跳痛已止,胸闷不舒裁减,心慌已解,双目丰满午后即解。食后胃上脘部不适,思冷饮,大便色黑仍偏干,小便平常,舌象同前,脉滑细。
现诸症大减,仍过去哨减胆草、羚羊角;改大黄炭6g,加谷芽15g,小蓟20g,再服7剂,衄血止诸症消逝,停药视察2周,未再衄血。
例四
王某,女,14岁。初诊日期:年4月1日。
年11月因患腮腺炎服合霉素后血小板裁减,洪量鼻衄,经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医治月余未效,同庚12月25病院确诊为“更生妨碍性血虚”。
住院后屡屡鼻衄,于年2月下旬输骨髓后身上紫斑增加,鼻衄加剧。于2周前呈现齿衄、血尿2天,红色初为紫红,后为鲜红。
3天输血ml,尿血及鼻衄未把持,双下肢又见大块青紫斑。呃逆腹胀,夜晚尿频色红,请我院会诊。
查体:望月脸,满面痤疮。唇甲色淡,两鼻孔均梗塞细纱条。腹部膨隆,双下肢大片紫斑与散在小出血点。
舌质淡白,舌尖稍红,苔薄边白,脉滑数,重按力衰,右大于左。
中医诊断:虚劳、血证。证系阴虚血热,热迫血溢,伤及阴阳之络。
治法:先治其标,养阴止血以截流。
方用苍玉潜龙汤加减:白芍40g,生地50g,丹皮15g,羚羊角2.5g,龟板50g,龙齿40g,沙参40g,石斛25g,玄参20g,山萸肉25g,阿胶20g,小蓟炭50g。
另鲜茅根g,藕节g煎汤代水煎药,云南白药1.5g,分4次服,4小时1次。
年4月8日二次会诊:药后鼻衄未做,尿红色日突变浅,4月5日尿检平常。
该日因饮食失慎致胃腑痛楚,泻肚,大便日三四行,内有黏液,便前腹痛,便后痛解。便潜血(+)。
再过去哨减羚羊角、小蓟,加白术、藊豆、棕炭、乌贼骨,改云南白药半量以稳固疗效,追踪未再鼻衄及尿血。
今后该例患者再障治愈。
2
临床应用本方的理解
一
本方为滋阴潜降、凉血止血之药剂,医治阴虚火旺、龙雷之火上炎,迫血妄行而至的上部出血功效甚佳,兼有肺胃实火者亦可加减应用。
上部出血指鼻衄、齿衄。
鼻衄多为患者有鼻腔部分病变或无显然反常,因天热、过食辛辣或高能量食品(如糖果、巧克力等)而致鼻衄频发,并常见于童子及青少年,衄血量多,红色鲜红,舌红,脉象细数。
用本方医治收效快捷且功效甚好。
应用本方医治上部出血时,应注意重在填补肾阴、清热,滋阴药需重用,如龟板、生地、白芍可达50g;清热以甘寒为主,生石膏、知母等,不必苦寒以防伤阴。
因病位在上,必需引热下行,常加用牛膝。
出血量大时要加倍凉血之力,白茅根、藕节重用可达~g,煎汤代水再煎诸药,有凉血止血、活血而不留瘀之特色。
二
本方亦实用于急慢性更生妨碍性血虚、原发性血小板裁减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之阴虚绝顶、龙雷之火上扰、迫血妄行而至的鼻衄、齿衄或兼见肌衄的病人;
可加水牛角或广角,内含犀角地黄汤合清营汤加减,亦可较长久服用,出血中止,证型改变后再调以他法医治原病发。
余曾医治一位急性更生妨碍性血虚患者,血红卵白摇动在15~25g/L左右,每周需输血2次(ml),屡屡鼻衄、齿衄、发烧。
经服本方为主医治8个月,出血得以把持,呈现阳虚病症,方中减甘寒与滋阴药参预滋润脾肾之药,输血渐少而止,全血回升而治愈。
三
应用本方药量的变动以下:
肝经热盛,可重用羚羊角达5g,加夏枯草、菊花、牛膝等药;
阳明热盛,重用生石膏~g,加知母10~15g;
如阴虚血热,出血较多时,可改茅根~g,藕节~g煎汤代水煎药,既凉血止血,又可防瘀血内停;
如齿衄为主,可重用生地,龟板、龙齿滋肾填阴、清虚热止血。
注:详细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梁贻俊临床阅历辑要》,梁贻俊著,华夏医药科技出书社出书,1年9月。转载请说明根源。
《问中医几度秋凉》在线浏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在线浏览(小郎中学医记)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整个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体例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