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专家研究发现,人体在爬行的过程中,全身2/3以上的血液会和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一来,就会减轻心血管的压力和工作量,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而且对于冠心病、动脉硬化和脑供血不足也有不错的疗效。
第一步,要做好这个养生小动作,首先要选个好地点,比较适合的地点是家中的地板或者是室外空旷的平地和草地。双脚站稳,将腰弯下去,用双手撑住地面。
第二步,将左手伸直向前方爬,右脚及时跟上;然后轮换成右手伸直向前爬,左脚跟进。
第三步,尽量将腿伸直,腹部上提。
刚开始进行四肢爬行练习的时候,会感觉特别吃力,尤其是那些中老年人,手臂和腰腿都很容易酸,但持续做一周以上,疲惫的症状自然就会缓解了。还有一个技术问题,练习的强度如何掌握呢?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不要盲目求快,更不要在意爬行的距离,而是要掌握好运动量,否则,过度运动的话,就不是健身而是伤身的问题了。用这个方法锻炼半年之后,还可尝试着倒着爬。
两个四肢爬行的方法:
1、擦地爬行法:平时大家在家里打扫卫生擦地板的时候,一般都是使用拖布来拖地,这回你可以将这个方法创新一下,将拖地改成用抹布来擦地,既可以将地板擦得一干二净,还能够很好地锻炼身体,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这个养生小妙招既可以减轻脊柱负担,对脊椎起到保护作用,还能够将胸式呼吸变成腹式呼吸,从而使身体的各个器官都能得到更充足的氧气供应。
2、爬行加蛙跳法:在爬行的时候,还可以加上蛙跳的动作,但开始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有些累,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地练习。
运动时机
每天晚饭后半小时在家中地板可以进行,也可选择柔软的草坪上进行。
注意事项
刚练习爬行的时候,非常吃力,手臂、腰、腿容易酸,但只要坚持一星期,上述症状就会消失了。
爬行有益于心脏
直立姿势后,血液的70%低于心脏部位,心脏搏出的血液,从平躺时的5升下降为3升,因此,导致血压升高。所以有人说,高血压是直立姿势造成的。爬行时,身体呈水平状态,血液回流心脏是舒畅而稳定的,减少了心脏的负担,也保障心脏搏出血液的正常容量,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爬行有益于大脑
大脑在人体的最高位置,重力的原因使运动时心脏向上泵血相对困难,易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易在锻炼中出现头昏、眼花、眩晕、跌倒,甚至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爬行时大脑或与心脏平行,或低于心脏,心脏横向泵血,血氧可直供大脑,而且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也相对增加了对大脑的供血供氧。因此,凡是爬行锻炼的人,都会感到尽管心率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加快,但是头脑却始终神清气爽、精力旺盛。爬行时始终两手臂并用,这使相对应的大脑左右半球都能得到均衡的锻炼,非常有益于脑健康和智力开发。
爬行有益于脊椎
脊椎被称为人体的生命支柱和第二生命线,传统的直立运动对椎骨损伤比较大。爬行改用四肢,使脊柱卸下“大立柱”重负,可活动拉抻脊椎,改善各椎间盘挤压、移位的状况,缓解退行性趋势,有利于防治脊椎病变所造成的颈椎病、肩周炎、脊椎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背痛及各种由其引发的其他科的疾病。
爬行有益于骨关节病、骨质疏松、静脉曲张的防治
为避免在直立的健身运动中再使腰椎、髋、膝、踝等易发病关节遭受重压,应选择爬行。爬行时四肢支撑体重,上述关节承受的压力大为减轻;而且,可以改善关节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使关节及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形态等都得到均衡的锻炼。爬行时手上的穴位得到按摩,腕、臂上的穴位、经络得到梳理,上肢及肩部的肌肉、关节和韧带得到锻炼。爬行属于承重运动,能促使钙质等有效地吸收于骨骼,对防治骨质疏松非常合适。另外,由于双腿可以经常侧举、平举、高举,使得以往淤积在下肢的血液容易回流循环,可以有效预防和减轻腿部静脉曲张的病变,还可以促进脚踝部血液循环,对防治痛风等疾病也很有意义。
爬行增强肺肾胃肠功能
爬行运动时,主要采用“腹式”呼吸,比直立时的“胸式”呼吸吸入空气量增2~3倍。爬行是锻炼腰部的强项,“腰为肾之府”,爬行对增强肾功能也有帮助。爬行时,腹部器官和内脏由它的肠系膜悬挂在引状脊柱上,并由腹肌收缩从下面托着它,减少了内脏的压力,对胃、肾下垂患者非常有益,胃肠等内脏机能也得到增强。另外,每爬行一步,肛门收缩一次,还能防治痔疮。
爬行有益于减肥养颜
人直立易在腰腹、臀部和下肢积聚脂肪。爬行俯身锻炼,运动强度适中,运动条件方便,过程寓练于乐,对腰腹臀等针对性动作多,减肥塑身功效显著。女性直立锻炼,重力易使乳房下垂,爬行则既让重力在女性胸部均衡,又以较多的动作健美胸部。爬行则对脸部骨骼、皮肤供应充足的血液和营养,有利于女性的护容养颜。
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爬行锻炼。手、足、膝部有破损和感染的朋友暂时别练,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动脉硬化等患者也不适宜做此运动。
中国泰拳功夫广州特训营,面向全国招生;同时招募职业运动员,参加国内外大型比赛!
有兴趣联系手机:;
赞赏